本文转自:都市快报红牛策略
狮子直播间 优秀学子分享会
我的父母不陪读,不指导 他们从初一开始就退出了我的书房
钱泽中
傅裕阳
锦绣育才教育集团优秀学子分享会互动环节反响热烈
(上接B03版)
“学习方法”固然重要 但不要忽略长期的方向问题
钱泽中,初三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以全国第三名录取,当年中考584分。高中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就读,一年后跳级预科进入本科人工智能专业。
他觉得,与方法比起来,选对一个适合的方向很重要:“小升初、中考、高考……很多人都在内卷‘学习方法’以达到更高的成绩,往往忽略了一个长期的方向问题,以为方向会在高考之后或者进入大学后自然而然地浮现。这种想法其实是危险的。”
他推荐一种方法——兴趣采样手段。通过快速的尝试——成品——总结来让孩子自己判断对某个东西是否有兴趣,由家长判断该兴趣的价值。这种尝试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朝着有兴趣的某样东西出发。
他还画出了步骤图,特别直观红牛策略,现场不少家长纷纷拍照。
对家长们常常诟病的孩子爱玩游戏的问题,他建议,可以让孩子多接触优质游戏,爱上研究游戏,而不要仅仅满足于大量练习取得升级奖励等反馈的刺激。
如果孩子喜欢科学模拟游戏,可以鼓励他探索背后相关的学科知识;如果孩子喜欢经营游戏,可以锻炼他的统筹管理能力;如果孩子喜欢对战游戏,可以训练他的分析能力等。
在任何地方只要获取知识就是在学习
高二参加高考(631分)被西湖大学录取的傅裕阳,是个很有想法的男生。
分享会开始前跟他交流,他就说不想谈整理错题等学习方法,想要分享一些不一样的。果然,他一上台,就金句频出,现场观众时不时被他逗笑,直播间里也是点赞一片。有家长说,他这是在进行有哲思的脱口秀。
他首先质疑了大家习惯聊的学习的定义:“好像只有在课堂里上课才是学习,这范围太小了,其实在菜场、在田间地头,在任何地方,只要获取知识就是在学习。”所以,家长们不应该把学习和看课外书对立起来,也不应该把学习和休闲娱乐对立起来,学习时时刻刻在发生,跟这些东西并不是抵触的关系。
另外,他还提出了一个问题——我们是为什么而学习。“问一个孩子童年是什么样子,不应该是忙着考上好的初中;问一个少年青春是什么样子,不应该是忙着考上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。”他觉得,为了文凭去学习没有意义,学习的目的应该更高远,人应该热爱的是学习本身,而不是盯着学习会给自己带来的金钱等东西。
互动问答
一位家长问:想问问沈同学,有没有偷过懒?
沈樾:我之前不太喜欢语文和英语,觉得有很多内容需要背诵,感觉特别烦。有次,语文老师让我背《小石潭记》,我偷懒没背,结果考试考到,我没做出来,那次考得很烂。我就在这件事的警醒下改了。育才都是很优秀的学生,偷懒两次,我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,就把我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了。
一位妈妈问:想问傅同学,游戏和学习如何平衡?我的孩子对于游戏的内容很主动,但对学习比较被动。
傅裕阳:学习和游戏,我认为是谈不上平衡的。一般来说,谈论游戏谈多了,主要是他没能达到您设定的学习目标,如果达到了,您就不会这么说。
我建议家长可以直接告诉孩子,你要达到什么目标,达到后,我就不会干涉你的日常生活。这样让他自己决定精力和时间的分配。
一位家长问:请问数学怎么搞好预习?上课走神了,怎么重新集中精力?
钱泽中:关于数学预习,首先要知道预习是为了什么,为的是上课能听得更顺畅。
不能过度预习,因为浪费时间,而且预习完了,老师讲的50%-60%都是你会的,你怎么可能不走神?
如果走神了,需要快速打断这个过程。你可以间歇性地提醒自己,无论是上课还是走神,这样能帮助你确认当下的状态,并及时作出调整来扭转。
建议分离学习和娱乐环境,写作业的地方和娱乐的地方不要在一起,培养一种习惯。学习的场景与记忆,不要和玩的记忆混淆。
一位妈妈问:时间不够用,没有时间预习怎么办?
高语彤:预习的目标不是全部学清楚,而是自己花很少的时间,简单了解一下这节课大概要学些什么,这样能给课堂减负。不要有太大压力,带着问题去听课,效率更高。
傅裕阳:我认为预习和学习一样,目标都只有一个,是掌握知识。如果预习不能让你很好地掌握知识,那么不要为了预习而预习,可以换别的方式,比如课前睡一会,或做点其他的。
一位网友问:孩子从小学开始,学习时间主要在学校,在放学后有限的时间里,家庭教育应该如何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,助力孩子成长?
丁杨正浩:我写作业的速度也很慢,有时候完不成,要带回家去做。我的父母不太插手我的学习红牛策略,不陪读,不指导,他们从初一开始就退出了我的书房。我觉得父母主要是做心理调节,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掌握得怎么样、心情如何等,不要指责在学习上的漏洞和缺点。
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